2023-01-05 19:25:02
成都伊藤洋华堂是一家标准的日本企业,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它就是购物场所,并非什么“日企”。
的确走进成都伊藤洋华堂,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日本元素,既没有夸张的“国旗”,也没有特别的“风情”,活脱脱的一个卖中日产品的地方。
这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精道,只图做生意捞钱财,不谋别的“企图”和“想法”;另一方面也表明成都人不特别注重“日企”,没有“精日情怀”。
在中日关系还没有相向而行、相向而为,特别日本对侵华战争拒不认罪、拒不道歉,还狂吠“台湾有事、日本有事”,“再来一次对华进攻,必将中国版图并入日本”这样的背景下,尤须记住祖宗留下来的话:
远香近臭,
远交近攻。
诚如此,才会少些“精日”、“媚日”。
成都的伊藤洋华堂开业这么久了,风平浪静。的确在于成都对日企定位准确:就是做生意。
成都在对待日本问题上,没有什么特殊的看法,只秉承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原则。如张本智和(原中国人)成天“哟西”的让人讨厌,他要参加成都乒乓球训练,当地有关部门断然拒绝。
对日本,不去“精日”、“媚日”,不去“仇日”、“恨日”,那是决计不会发生杭州“和服事件”那样的尴尬。
很多事情完全是我们自己“一厢情愿”而弄出来的“是非”,“自以为是”搞出来的麻烦。
搞什么“日本风情街”嘛,就是卖东西的地方,加那么多“日本元素”做啥子?!你都在“媚日”、“精日”,咋个不出“和服事件”?
要是大家都知道和服就是“合欢服”,是方便“性交往”的,谁还去穿?
大环境不“媚日”、“精日”,又何来那么“支那”、“和服”与“哟西”?
成都伊藤洋华堂让人明白了:
做生意就是做生意,不掺杂什么别的元素,大家相安无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