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:十年来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.5% 新材料领域已培育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

2022-11-03 08:58:02

  9月2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(下称“工信部”)举办“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”发布会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原材料工业取得历史性成就,率先迈入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,十年来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.5%。

  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,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就如何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速度在会上提问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表示,“一代材料,一代装备”,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,工信部在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方面开展了多方面工作。

  具体看,包括加强顶层谋划,“十三五”以来,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新材料发展系列指导文件;提升保障能力,搭建民机材料等重点领域上下游合作机制,围绕关键基础材料短板,引导整机牵引、材料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攻关;促进推广应用,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,推动190个品种500亿元新材料产品进入初期市场;完善创新体系,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、测试评价、资源共享等三类29个平台。

  我国新材料产业在创新能力、产业规模、集聚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2012年以来,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,在原材料工业占比达15%,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、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。企业实力也不断壮大,培育形成以材料为特色的单项冠军企业196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998家。在关键材料实现突破、自主研发的一批新材料有力保障了航空航天、信息通信等重大装备重大工程。

  邢涛说:“我国已经形成环渤海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,新材料领域培育了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、1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、9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。”

  十年来原材料工业收入年均增长3.1%

  在规模体系方面,从2012年到2021年,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由6.9万亿元增加到10.7万亿元,年均增长4.5%,占GDP比重保持在10%左右。钢、铜、铝、甲醇、尿素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主要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。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不断巩固,拥有10个大类、34个中类、118个小类,多达15万余种产品,基本满足了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需求。

  在科技创新方面,研发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0.62%提高到2021年的1%左右,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300余项材料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。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,产值从2012年约1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.9万亿元,年均增速达20%。

  此外,绿色智能水平稳步提升,钢铁、原铝、水泥熟料、平板玻璃、烧碱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2012年降低9%以上,处于世界先进水平。6.81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,吨钢二氧化硫排放较2012年下降72%。

 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,“去产能”取得重大成效,2018年提前完成“十三五”时期1.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,取缔“地条钢”1.4亿吨;关停违法违规电解铝产能900万吨;累计淘汰水泥、平板玻璃落后产能6.6亿吨、1.7亿重量箱。

  同时,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。从2012年到2021年,原材料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0万亿元增加到41万亿元,年均增长3.1%,占规上工业比重在30%左右;利润由1.6万亿元增加到2.8万亿元,年均增长5.8%。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,一大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,45家原材料企业入围2022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,7家化工企业入围全球化工50强。

  陈克龙说:“下一步,我们将推进原材料工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合理化、数字化、安全化发展,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支撑。”

(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网)

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网
检重秤 http://www.setaq.cn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辽宁信息港版权所有